如何鉴别隐翅虫皮炎?
来源:广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有疑问咨询在线医生 

隐翅虫是一种会飞的小甲虫,部分有毒性隐翅虫,落在人体表面被拍击挤压后放出毒素,使皮肤产生红斑、丘疹、丘疱疹、水疱、脓疱、糜烂及具有特征性条素状或斑片状损害。本病好发在暴露部位,如面、颈、四肢或胸背部,当虫体被损伤后,放出强酸性毒液,开始皮肤上红斑,随之隆起,有水肿性,形状多为条状或斑片状,其上有丘疹、丘疱疹、小水疱、大疱、糜烂或脓疱,自觉症状有烧灼感或微痒。严重者可出现发烧、恶心和呕吐等全身症状,粘膜也可受累。病程4~7天,皮疹消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。
其他甲虫如地毯甲虫、斑蝥等皆可引起皮肤红斑、丘疹及水疱。斑蝥的酒精浸剂在医学上常用作刺激剂和发疱剂。
本病与急性湿疹相区别,后者皮疹为多形损害,边缘不清,不出现条索状水肿性红斑,对称发生,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。本病与接触性皮炎的区别是后者有接触史,皮疹形态与接触物一致,一般不出现全身症状和粘膜损害。本病发生脓疱和结痂时与脓疱疮相区别,而后者多见于儿童,皮疹主要为炎性脓疱,不出现条索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,无隐翅虫接触拍击病史。
专利技术
详情 


皮肤病常识
详情 
肤康动态
详情 
-
学术研究
8次学术交流盛典
- 肤康皮肤精准医疗在北京顺利召开
-
肤康公益
153次公益暖心行
- 肤康医护小组前往敬老院义诊
-
医护培训
定期技能提升培训
- 行政院长亲自紧抓医护技能